近年来,自然教育悄然兴起,以其独特的教育方法的理念和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然教育强调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学习,旨在培养小孩子的环保意识、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期邀请四位自然教育从业者,分享他们亲历的故事和经验思考,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自然教育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激发公众对自然教育的热情与关注。
西双版纳地处祖国西南,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是我国乃至亚洲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之一。
1959年,植物学家蔡希陶率领一群“拓荒者”,披荆斩棘,在“瘴疠之地”创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历经60余载,这里已成为享誉全球的植物大本营以及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20世纪80年代,版纳植物园率先在全国提出“科普旅游”的概念,建设了奇花异卉园、百果园、民族植物园等园区,试图通过“风流”的跳舞草、“变酸为甜”的神秘果、“世界上最轻”的轻木、“剧毒”的箭毒木等一系列奇花异卉,激发公众对植物的兴趣,让人们认识雨林、保护雨林。
以科学的视角认知热带雨林,始终是版纳植物园的科普目标之一。早在1997年,版纳植物园就将科普教育纳入其核心使命,与科学研究和物种保存并重。近年来,为进一步专业化提升科普内涵,版纳植物园开始招收环境教育硕士,逐渐形成“以学术研究推动环境教育”的氛围,培养了一批批专业的自然教育人才。
中国自然教育的兴起,是东方自然民间传统文化和西方博物科学相融合的产物。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理念。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电子科技类产品的普及,青少年近视、肥胖和心理健康等问题成为社会关切。自然教育鼓励孩子们走出家门,到自然中去学习和探索,这正迎合了时代之需。
在自然教育的广阔天地里,不同年龄段的受众有不一样的需求。儿童需要在大自然中培养博物认知,青少年更侧重于自然探索与科学探究,成年人更注重风物、生活体验、民间传统文化与精神信仰的感悟,老年人则更关注身体健康、绿色生活。
为了满足公众对自然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我们精心打造了一套“雨林博物”自然教育体系,并实现了博物研学的常态化开展。一系列研学活动,将花的繁殖生物学转化为有趣又深刻的百花探秘,将虫、鸟、植物的科普转化为探寻式的趣味博物认知;夜间探寻和雨林穿越,让游客感受到探险的乐趣;我们还把傣族传统的雨林认知转化为傣族植物故事,增强人们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由于版纳地处偏远,我们充分的利用网络、培训班、科普论坛等方式,培养更多博物爱好者。从专业人才、从业者、讲解员到公众,我们实现了自然教育人才的体系化发展和自然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也让更多人乐享自然,感受热带雨林的独特魅力。
当下,很多自然保护地和城市公园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开发各种生态体验项目。自然教育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产品,它帮助这一些地方实现生态价值的转化,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旅游系参与了自然公园规划、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国家公园社区建设等上百个生态旅游项目。在此过程中,我们深感自然教育的重要,于是开始研究怎么规划自然教育的路径,怎么设计自然教育的课程,怎么策划自然教育的场景,让这些保护地和城市绿地更好地发挥生态价值。
其实,自然教育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20年前,保护地生态旅游的产品体系里就已经有了自然教育的身影,比如观鸟、观兽等自然观察活动,还有徒步、探险等生态体验项目。但那时,生态旅游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自然教育并没有正真获得足够的重视,往往只是生态度假和生态观光的副产品。
在河北秦皇岛市鸽子窝公园,国家保护鸟类被放归自然时,市民纷纷拍照记录。新华社发
随着国家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特别是提出保护地要着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自然教育体系,自然教育才成为自然保护地生态服务功能实现的一种主要形式。不过,市场上的自然教育产品还存在着内容单一、形式平淡等一系列问题。例如,许多自然教育课程仍以自然体验为主,内容与过去的旅游服务产品类似,自然教育活动专业化不足。
现在国内的高等院校里,只有少数专业在研究生阶段设置了自然教育方向,自然教育还没有正式列入高等教育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市场需求很大,人才供给又不足,鉴于这样的供需矛盾,北京林业大学今年率先在高校尝试以“微专业”形式进行自然教育专业化人才培养。
自然教育微专业开设后报名火爆。招生信息发布后不到一周,电线人次,实际报名学生数达134人,大多数都是社会上从事自然教育实践的工作者。我们的一名学员,作为一家自然教育学习管理机关的创始人,困惑于目前自然教育活动组织缺乏系统性,推广过程也缺乏模式化规范化,希望能够通过学习为公司发展找到新路径。还有一名学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希望能够通过自然教育微专业的学习拓展自己的教育视野和实践技能。
我们欣慰地看到自然教育深受大家喜爱,也坚定了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打好行业发展基础的信心。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中国的自然教育一定会慢慢的好。
在自然教育中,专业的导师至关重要。自然教育导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引领孩子们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确立正确生态道德观念的引路人。
为引导广大青少年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2020年,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精心谋划并发起了“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自2022年起,我有幸加入自然教育导师培训项目工作,前后参与十二期培训,见证了近1000名自然教育导师的成长。从最初的迷茫不安,到如今的从容自信,这段旅程让我对自然教育导师培训实践有了深刻的领悟。
我们的培训形式丰富、内容全面,采用“线上+线下”“理论+实践”“课堂+户外”“学习+考核”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课程设置紧扣培训大纲,从森林研学项目组织架构、自然教育游戏设计、自然戏剧、森林研学教育场景化等多方面全面展开。
在实践教学中,我见证了学员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好奇。他们认真观察、积极讨论,在团队合作项目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有一次,一位学员分享学习心得时,谈到对自然教育的新认识以及将其传播给更多孩子的决心,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培训的意义与价值,看到自然教育所蕴含的凝聚力和正能量。
近年来,自然教育导师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为激励和引导自然教育导师人才建设,我们组织了两期自然教育导师技能竞赛,以赛促培、以赛促训,营造出学、练、干、比的良好氛围,推动自然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例如2023年在湖北开展的自然教育精品课程评选认定活动,自然教育导师们纷纷设计精品课程参与评选,他们开展研学教育活动的热情与创造力让我们惊喜。
自然教育导师培训工作,不仅是一项专业工作,更是一份具有深远社会意义的事业。期待通过我们的努力,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自然教育传播者。他们将成为连接自然与社会的桥梁,为更多人打开自然之门。
这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已经伴我走过了数载春秋。我和同事们始终坚信,社会化参与的自然保育模式,能够激发更多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而自然教育,正是我们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的第一步,从深圳湾红树林湿地开始。这片湿地不仅是城市中的一片绿洲,更是我们开展自然教育的宝贵资源。要让自然教育深入人心,就必须让更多人亲身体验自然的魅力。于是,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面向中小学生的自然教育活动,用“湿地自然保护地+环保公益机构+学校”的合作模式,将孩子们带到真实的湿地环境中,让他们亲手触摸、亲眼见证、亲身体验自然的奥秘。
记得有一次,我们组织了一场外来物种治理活动。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南区,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亲手清理外来入侵植物。当他们看到手中的劳动成果,那份成就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自然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
除了实地活动,我们还积极探索自然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想让自然教育真正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必须将其纳入正规教育体系。我们为此做了很多努力,例如联合多位教育专家,研发编写《走进海上森林:自然教育活动手册》。这本书不仅包含了五套经过实践检验的课程,还附上了完整的教具及工具手册,旨在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湿地保护教育。当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兴奋地讨论着湿地生态,我知道,我们的努力正在开花结果。
在自然教育的道路上,我们积极探索创新,讲好中国生态保护故事。我们多次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自然教育方法的理念和方法。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我们不仅展示了团队的自然教育实践成果,还与世界各地的同仁一同探讨自然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当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荣获全球首批“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时,我为团队感到骄傲。
自然教育,如今已经在这片红树林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见证了孩子们对自然从陌生到热爱的过程。这一切不能离开每一位参与者的努力和付出,更离不开社会各界对自然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前行,在自然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在这片红树林间,用爱和智慧,浇灌出更美好的自然教育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