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澄江马房村: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即便过了农历正月十五,杨刚家的“荷缘鱼庄”每天仍有30多桌客人吃饭,毛收入超过五六千。为此,他和家人不得不幸福地从早忙到晚。

  在云南玉溪澄江右所镇吉花社区马房村,幸福地从早忙到晚的不止杨刚一家。这个346户的村子,离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抚仙湖直线距离不过四五百米。

  借助地理位置优势,村民们在保护好抚仙湖的同时吃上“旅游饭”,全村客栈、餐饮等商家达49家,哪怕2020年遭遇疫情,全村一年接待游客仍达15000多人,村民人均收入达16200元。

  游泳、打渔、嬉戏……打小在抚仙湖边长大的杨刚脑海里不时会出现小时候的画面,“那时家就在湖边,离湖就几十米远,2014年,为保护抚仙湖,政府落实生态移民搬迁政策,离湖近的村民搬到了几公里外的县城。”他说。

  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徐测淋介绍,马房村原本有600多户人,移民搬迁了273户,“大伙离开湖边,举家搬到了城里,也算是为保护抚仙湖做的一点牺牲吧!”

  打那之后,杨刚一家人离开土地,为了生计,他在与马房村相邻的村里租房开了家超市,城里的房子租了出去。但没几年,抚仙湖保护的力度加大,超市被拆了,杨刚开始谋划出路。

  此时,当地政府利用马房村的地理位置优势,在引导村民保护好抚仙湖的同时,又引导村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进而推动乡村振兴。

  政府引入企业,将全村民房的外立面颜色统一,还新建了停车场、游客中心,打造了文创产品一条街,设置了旅游标识牌等。

  2019年,杨刚租了村里一栋位置不错的民房开了“荷缘鱼庄”,主要做远近闻名的石锅鱼、铜锅鱼、铜锅饭。他把父母也接回到村里住,平日里帮忙打个下手。

  开业期间刚好是国庆假期,来抚仙湖旅游的游客很多,杨刚店里每天能来十几二十桌,营业收入3000多元。

  2020年,疫情袭来,游客少了,杨刚店里的生意惨淡不少。好在他坚持了下来,花时间改进菜品质量。

  刚过去的春节,杨刚本不抱多大希望,可是没有想到从大年初二开始,游客多起来,每天到店就餐的游客能坐100多桌,这可忙坏了一家人,杨刚赶紧请了几名临时工帮忙,即便如此,仍忙得够呛。

  大年初七后,就餐人数缓慢回落,但每天仍至少能坐三四十桌。杨刚大概算了算,从大年初二到正月十五,半个月时间,店里的营业收入超过10万元。

  收入多了,杨刚去年花20万元换了新车。生态保护的步子同样不能落下,“生活垃圾污水排入管网,泔水由工作人员统一上门收,生活垃圾有分类垃圾桶……”杨刚细数着。

  村里固定有9名保洁人员定时打扫卫生,“仙湖卫生”志愿服务队队员定时不定时去湖边捡垃圾、劝阻不文明行为,同时宣传保护抚仙湖的意义。

  这几年,村民们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我家有两亩地,种蔬菜的话,一年能有两万元左右收入,退耕后,两亩地每年只有8000元流转收入。可地里收入少了,日子比种地时好过了许多。”村民毛政清说。

  “地里的收入少了,可湖更清了,四面八方的人都喜欢来湖边看,我们这种世代种地的老农民,也能搞第三产业,吃‘旅游饭’。”毛政清说,自家儿媳妇就在村里一家民宿上班,月工资2000多元。

  69岁的毛政清是土生土长的马房村村民,在他印象里,以前地里种蔬菜,需要大量化肥、农药,残留的化肥、农药随雨水流入抚仙湖,给抚仙湖生态环境能够造成巨大压力。自2019年开始,政府引导下,村里所有土地退耕,用来发展荷藕、蓝莓等生态产业,湖边还建起了生态调蓄带。

  春日漫步抚仙湖边,空气清新,翠滴,花香宜人。经过数年建设,就在前不久,澄江抚仙湖湿地荣膺“国字号”殊荣,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不止马房村,近年来,澄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振兴为突破口,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旨在走一条具有澄江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定诊出的病例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定诊出的病例和无症状感染的人。新增境外输入确定诊出的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的人3例。确定诊出的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的人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开云全站 版权所有     开云全站 闽ICP备19001339号-1